对地藏菩萨信心不具足你得到的利益非常小
《地藏菩萨本愿经》梦参老和尚讲解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
你要是想修无上的菩提,就是发了菩提心想成佛,乃至于我发的心就是出离三界苦,脱离生死苦就行了。有时我们发愿,愿心很小——佛给我增一点智慧就行了。像小道友就增长一点智慧,考试能考优等就行了,他没有特别的大愿心。像我们受苦,很痛苦了,也就是求地藏王菩萨免除现时的痛苦,哪还有成佛的心!脱离生死,并不是大家都发这个心的。
有人发心再也别受生死苦,永断三界,不要在欲界、色界、无色界流转了,发这个心的很少。不过以我自己的经验,大多数的人,或者家庭有什么困难、他的父母过去了,求佛菩萨加被,求地藏王菩萨加被超度,就是没有一个人像我说的:“我要离三界了,我求地藏王菩萨加持我!”我还没有碰到,乃至于说“我要成佛”。
所以瞻礼地藏王菩萨、读诵《地藏经》,我不求现世福利,也不求未来福利;也不求人天乘,也不求二乘,也不求权教菩萨;我求的是发大菩提心、增大菩提果,直至成佛。有没有人这样求的?所以我们要发一个出离三界苦、究竟证菩提的心,这样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就像《占察善恶业报经》,我想要达到“一实境界”,就要修二种观行,这样才是发大心的众生。
“是人既发大悲心”,要是发了大悲心,要想成佛怎么办呢?有一个方法就是礼地藏王菩萨,“先当瞻礼大士像”。你要想成佛,想离三界痛苦,也想让一切众生都成佛,让一切众生都离三界痛苦,这个心是大悲心。我们有时候为了自己离苦得乐,算不算大悲心呢?这个太狭隘了,只为自己就是狭隘。随时随地想到一切众生,想救一切众生的苦难,这才叫大悲心,才是菩提。
用什么方法可以达到呢?顶礼地藏王菩萨、称地藏王菩萨圣号、念《地藏经》就可以了。专修地藏法门。因为地藏王菩萨发的愿能够满足一切众生的愿,你要是有一切愿,“一切诸愿”,那么地藏王菩萨就加持你、维护你,使你速得成就,不被业障障碍束缚,不被遮止,使你达到目的成佛,出三界、了生死都能做到。你求一点人天的福报,得一点人天现实的利益,还得不到吗?一定能够得到。
但是有一种情形就得不到:你不信得不到,或者你信心不具足得不到。一定要至心、至诚恳切地信。我们往往因为这种方便的情况反而使我们信心不具足,感觉这样太方便了,或是太浅显了,总想究竟一点、或深奥一点,或秘密一点不是更有成就?念一声地藏王菩萨、礼地藏王菩萨就能够成佛,太容易了,信心不具足。信心不具足,你得到的利益非常的小。
建立在信心上,地藏王菩萨能使你一切诸愿都能成就,佛不会打妄语的!而且这是佛对观世音菩萨说的,让观世音菩萨利益众生的时候宣扬地藏王菩萨,让一切众生称地藏王菩萨圣号、能够发起大慈大悲的心、能够利益众生。
这样念地藏王菩萨,就是念你自性的地藏王菩萨,这种大悲心就是“一实境界”里发的真心,因为这个心把你含藏的无漏性功德都显现了,因为你就是地藏王菩萨!大家一定要有这个信心,乃至于你所救的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跟地藏王菩萨无二无别的,跟释迦牟尼佛无二无别的,跟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一切诸佛无二无别的。无二无别的就是没有两样,“一实境界”只有“一”没有“多”,乃至于“一”都是多余安立的,“一”是对着妄而安立的。
观音灵签:第十一签吉凶:上签典故:书荐姜维宫位:寅宫诗曰欲求胜事可非常争奈亲姻日暂忙到头竟必成中箭贵人指引贵人乡中箭本作鹿箭签语此卦因祸得福之象凡事营谋吉利也解签有意兴变到底安然若问用事只近贵人家宅大吉自身顺利求财有交易成婚姻合六甲男行人未至田蚕中平六畜中平寻人见公讼有理移徙旺失物东方疾病禳星山坟吉故事书荐姜维(书献姜维)三国时孔明带兵六出祁山病重命危将兵书二十四篇传大将军姜维望其秉承遗志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太上感应篇》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运可改,命可造。命由己作,福由己求,是最明智的选择。
详情请参考:
重建美满人生《了凡四训》学习心得-国语(钟茂森博士主讲)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国语(钟茂森博士主讲)
+++++++++++++++++++++++++++++++++++++++++++++++++++++++++++++++++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是必须懂得方法,如理如法地去求。
佛说,万法由心,这个心的意思,甚深甚广,为了好描述,我们姑且用意识来粗略说一说吧(佛说的心其实不止意识这么肤浅,为了好讨论,勉强这样表述吧。)。
也就是你遇到的所有命运和任何人事环境、物理环境,都是你的意识,自己一手创造的,所以佛才说因缘果报定律,自己种善因,自己用善缘培养之,自己得善果。
然,意识,不是说你现在在看电脑的这个意识,你现在可以感知的这个意识,心理学上面称之为表面意识,只占你全部意识的3%~5%,也就是说,你有95%以上的意识是感知不到的,沟通不到的,一般心理学上面称之为潜意识。所以心理学上面有潜意识主宰一切的说法,当然了,95%VS3%~5%,那肯定是潜意识控制大局。
也就是说,你的命运,是你自己造成的,再具体一点说,是你的的潜意识造成的,好了,问题找到了,那接下来就要开始着手解决问题了。
佛法就是教人们,把心(姑且说是潜意识)修好,就是把潜意识从不好,改变成为好的。
然,一般人连感知潜意识都没办法,更不用说和潜意识沟通,甚至改变潜意识了。
所以佛教,不是宗教,是佛的教育,这套教育,是通过种种方式(不同人根性不同,适用不同方式),来达到改变潜意识的效果,能够改变潜意识,人的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佛法有无量法门,适用于无量根性的众生,你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合适的法门去修行,自己吸收得最好的,就是适合你的法门。
当然选择法门也不容易,一般人既然是遇到问题,智慧未开,其实那时候也没有选择正确法门的能力,所以佛为我们说,有个法门是通用的,就是净土法门。
《金刚经》云:法门平等,无有高下,然现代众生,根器比较多适合念佛法门,所以《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简单而言,就是持戒念佛。守五戒十善,心上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心上念念不忘,不是口上出声。
五戒十善:
五戒:不杀(不伤害众生)、不盗(不众生占便宜)、不邪淫(不乱搞男女关系)、不妄语(不骗人)、不饮酒(酒能乱性,不喝酒是为了保持理智,不犯上面那四条)。
十善不杀(不伤害众生),不盗(不众生占便宜),不淫(不乱搞男女关系)、不恶口(不会说话粗鲁令人不快)、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两舌(不挑拨是非)、不妄语(不骗人)、不贪(不贪婪)、不嗔(不生气)、不痴(不愚痴,能分是非、辨黑白)。
真能老实持戒念佛,大概三五年,人生就有明显的改变,现代人都喜欢短平快,如果有什么七天速成班,大概人群会蜂拥而至,说三五年,恐怕人都走光了,不过事实上,人生不是儿戏,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融冰,也要时间,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这个道理自己要明白。
能老实念就最好,然而现代人,一般都杂念纷飞,定不下来,所以通常都要配合听经,不断深化明白道理,才能把心定下了,老实持戒念佛。
地藏王菩萨灵签第50签
附1:关于你的意识创造了你的世界的科学证据
这个量子物理的电影《我们懂个X》,这个电影用现代科学,解释一个人自己的思维,怎么影响这个人的周遭,所有的人事环境,和物理环境,乃至于影响自己的命运。这就是2500年前佛说的,万法由心。
量子物理电影《我们懂个X》2004(亦名:【我们到底知道多少】,英文原名:Whatbleepdoweknow)
上:
下:
《我们懂个X》续集2006上:
《我们懂个X》续集2006中:
《我们懂个X》续集2006下:
附2:听经的次序及资源
可以先看看《释迦牟尼佛传》了解佛的一生,然后开始系统学佛。
学佛次第及相关资源:
净空法师网站
儒释道网路电视台
视频版「认识佛教」
视频版「三皈传授」
转自净空法师网站,(Q&A讯问台)
给新进的同修-初学导引
问:我对佛教还不认识,如何著手?
答:请先於网站上收看净空法师讲的「认识佛教」及「三皈传授」的讲演,此能帮忙您先对佛教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明白学佛之目的与意义,以提高学佛之兴趣与信心,进而能深入学习。
问:初学要如何修学?
答:净宗修学是以「净业三福」为基础。
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如何落实?我们采取儒家的《弟子规》。《弟子规》的内容,就是在家做一个孝顺的儿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真正将这两句话落实在生活当中。「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则落实在《十善业道经》,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
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在家同学至少要学习《五戒相经笺要》和三皈传授。三皈传授有录相带,也有文字教材。出家的同学一定要学《沙弥律仪要略》,最低的水平是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具足众戒」,就是十条戒圆圆满满。「不犯威仪」,是二十四门威仪落实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中。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落实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地」是心地,「藏」是心地的宝藏。这一条就是《地藏经》的宗旨,我们要从学习《地藏经》来开发心地宝藏。这是前两年的基础课程。
佛言:「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说得多重!多麼重要!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从凡夫修行作菩萨,将来成佛,真正根本的因就是这三条。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皆以此三条为基础。若无此基础,就不能成就;犹如盖房打地基一样,无论盖什麼房子,地基一定要坚固,有了坚固的基础,才能学法门。
+++++++++++++++++++++++++++++++++++++++++++++++++++++++++++++++++++++
《佛藏经》云: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
而学小乘的教材很多,弟子规是其中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
《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蔡礼旭老师主讲)
净空法师网站
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净空法师讲演总目录
佛学分类问答
弥陀网路教育学院
儒释道网路电视台
佛陀教育电视台
附3:改命造命的公案
了凡四训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